?
7月3日,畢馬威中國發布《2023年全球建筑業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對全球來自267家工程建筑公司和不同行業的項目業主進行調查,結果顯示:66%受訪者對建筑業市場的發展感到樂觀;78%受訪者認為基礎設施刺激方案將帶來積極影響;項目績效仍然備受關注,僅有半數業主表示他們的項目能夠按時完工;87%的業主表示他們的項目正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可盈利、可持續增長,還是大起大落式發展?這是當前建筑業需要做出回答的問題。報告指出,不佳的項目績效、生產力低下、重大項目失敗的高昂代價,以及備受矚目的業內企業破產等長期存在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建筑行業發展。
“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對該行業而言是風險也是機遇。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向一個低碳、生物多樣化和循環型世界的轉型可加大全社會基礎設施及建設的開支,并為具備前瞻思維、 多元性和有明確發展目標的企業帶來競爭優勢并提高投資回報率,這些企業將最受資本與新型人才青睞。但ESG也帶來了更嚴格的審查和合規要求,以及循序漸進地降低隱含的和運營中的碳足跡、廢棄物及污染的壓力。企業可能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并需要克服重大的、多維度的障礙。
畢馬威中國客戶與業務發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根據畢馬威中國過去數年的市場實踐與觀察,在經過數十年的高速發展后,中國建筑業的建造方式需要往現代化的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方式進行轉變已經是業內共識,中國建造的綠色化、智慧化、工業化、全球化將會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