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第十八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及智能建造專題論壇在沈陽落幕。記者在會上獲悉,沈陽作為首批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經過幾年發展目前已形成了符合本地特點的建筑工業化發展模式。下一步,沈陽將努力建設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加速智能建造產業培育,特別是推進“中國(沈陽)智能建造產業園”建設,打造智能建造產業集群,發展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智慧運維、建筑機器人、建筑產業互聯網等新產業。
“智慧工地”
讓建筑施工現場變“聰明”
今年以來,沈陽以建設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為契機,以創新應用為核心,大力推動城鄉建設領域降能耗、減排放。同時,借助智能建造平臺、試點應用建筑機器人等新技術、新設備,全力推動我市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協同發展。
智慧工地是將“互聯網+”的技術融入現代建筑行業,那么如今的智慧工地長什么樣?哪些“黑科技”應用到智能工地中呢?
7月13日,記者來到位于渾南區的金地集團東北區域地產公司智慧建筑示范項目現場。在這里,江山風華項目工程師劉清宇為記者展示了一種智能安全帽,雖然它的外觀與普通的安全帽沒有任何區別,但在這種安全帽前增加了一個智能的模塊組,它除了有照明的功能,還有視頻的監控功能,管理人員在后臺可以通過這個攝像頭實時地掌握施工的每一個進度和每一個畫面,同時這種安全帽還有一個一鍵報警功能,如果工作人員發現現場有突發情況,可以進行一鍵報警,緊急求助。
據介紹,施工人員戴上這頂智能安全帽就相當于隨身攜帶了一套智能通信系統,通過它可以實現施工現場作業的智能化、可視化管理。除了智能安全帽,越來越多的智能機器人也在建筑施工現場“上崗”。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里的墻面打磨已經開始使用機器人施工。大家都知道墻面施工是施工中工作量較大的環節,不僅效率低、成本高,工人長時間工作還會引發職業病,但在該施工現場,技術人員通過電腦發號指令后,打磨機器人自動開動磨盤,將粗糙的墻面打磨拋光,打磨產生的粉塵也由機器人自帶的吸塵系統收集起來。
劉清宇告訴記者,智能設備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工地現場的施工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提高了現場施工工藝的精準度以及施工質量。
據介紹,除采用人工智能建設設備外,集遠程智檢、工程評估、智慧工地三大功能于一體的“云監理”智慧平臺像是給施工現場安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通過這個平臺,工程監理人員不用親臨現場,就可以實時掌控各項工程建設進度,還可以對項目質量安全等進行“云監理”?!霸票O理系統強化了項目的管理標準,使我們能全方位動態地智能感知工地現場的包括安全人員、包括評估等多個場景,是一個多維度可視化的、實現指揮調度的一個平臺?!眲⑶逵钫f。
沈陽多家建筑企業已敲響進軍智能建筑的戰鼓
作為首批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目前沈陽累計推廣裝配式建筑面積達到近4000萬平方米,多項地方標準內容被納入到國家標準,多項經驗、措施在全國得到復制推廣,并成功培育了6家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根據《沈陽市現代建筑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沈陽力爭用5年時間,實現我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75%的目標。
下一步,沈陽將以建設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為契機,推進“中國(沈陽)智能建造產業園”建設,并有計劃地建設一批智能建造試點示范工程,建立產學研一體的協同機制,推動智能建造關鍵技術攻關和集成創新。沈陽建筑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李麗紅告訴記者,如果及時推廣智能建造技術,我國建筑業將加快提質升級速度,“而從沈陽講,如果抓住這個風口,沈陽建筑業的潛力將得到更好挖掘。”
事實上,目前沈陽多家建筑企業已敲響進軍智能建筑的戰鼓。比如金地集團,今年已經將建筑機器人的研究成果嘗試引入到項目日常施工中,大幅提升整個建筑工程管理的數字化水平。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