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山西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現場指揮部項目工地,一座高17.25米的裝配式建筑拔地而起,項目已達到交付條件。此為工程現場指揮部業務用房,裝配式建造和數字化技術應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大放光彩。建筑物的主體框架、樓板、屋面、內外墻全部采用了裝配式構件,裝配率逾80%,從基礎施工到主體竣工僅用時45天,確保了后續工作順利開展。
“裝配式+數字化”建造是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山西省各級部門的推動下,全省裝配式建筑穩步增長,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更是為裝配式建造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全省現有裝配式建筑相關企業46家,建成投產部品部件生產企業24個,產能達到3680萬平方米,累計建設裝配式建筑1989.78萬平方米。
該工程項目經理耿磊杰表示:“與傳統施工方式相比,裝配式建造不受季節影響,構件的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不僅使工程質量得到有力保障,施工速度大幅提升,而且環保成效顯著。在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現場指揮部項目實施中,用工人數減少了40%,工期節省1/3,建筑垃圾減少了80%以上?!?
就在兩個月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項目中標之后,施工企業立即調集骨干力量,克服工期緊張、低溫施工等困難,高質高效完成了目標任務。據介紹,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現場指揮部項目采用“EPC+裝配式”模式,施工企業的全產業鏈優勢在設計、制造、施工等各個環節得到充分體現,鋼結構、疊合板、預制樓梯、ALC(蒸壓輕質混凝土)板、保溫裝飾一體板等多項裝配式產品得到廣泛使用。
數字化技術應用成為該項目實施中的一大亮點。據項目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負責人張旭介紹,BIM技術貫穿項目正向設計、工廠化預制、裝配式施工、數字化交付各階段,再結合施工企業自主研發的BIM裝配式協同管控平臺,實現了精準施工、節約工期、交叉作業、一次成優等既定目標,且形成一系列數字化成果,可用于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運營維護。工程實體交付的同時,項目部將向業主交付一個數字化平臺,包括項目資料、電子圖紙、BIM模型等,建筑物的建造過程、材料信息、設備參數等盡在其中,為建筑物的智慧運維打下良好基礎。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是山西省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提升太原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地位的重點工程。未來的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將把太原都市區、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空港經濟區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化的城市功能區,為山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