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因文化而盛,文化因建筑而興。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氣度往往在其建筑中得到彰顯,本土文化又在人居環境的點點滴滴中得到陶染和傳承。當下,民族自信不斷提升,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建筑拔地而起,成為傳承中華文脈、塑造新生活方式的重要載體。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耳熟能詳的《楓橋夜泊》,讓無數人記住了蘇州的江南婉約。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疊加交匯,古老而又青春的蘇州又以再出發的先行者態勢,擘畫著高質量發展“新天堂”。
美好人居的構建,自然離不開新中式建筑和園林的時代表達。走進蘇州,作為新中式建筑代表,由央企中國鐵建打造的拙政江南項目,亭臺樓閣星羅棋布,山池逶迤、景致扶疏,俯仰之間彌漫著傳統文人的志趣雅韻,干凈而不落俗套的蘇州園林氣息撲面而來,為現代美好人居提供了獨具中國風韻的案例樣本。
文化自信:師古而不泥古
文化的延續,需要一代代人的傳承和守護。尤其是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建筑,在朝代更替間不斷吐故納新,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大國氣魄和豐富多樣的本土特色。
據了解,拙政江南項目是中國鐵建華東公司江南院子系列第三代匠心之作,歷經三年多反復打磨推敲,已成為新中式建筑的翹楚。
“作為央企,我們要對城市歷史文化風貌高度負責,使項目嚴格遵照本地城市設計要求,與歷史風貌建筑風格保持一致,從形式到氣質都要體現本土文化和特色,同時不斷創新發展,打造時代精品。”中國鐵建地產集團華東區域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包海利表示,拙政江南不是單純的住宅建筑,更是要營造對中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高度認同感。
“建筑與人是相互影響的,能夠從內而外不斷提升人的素質和環境品質。”包海利說。
古人云:“師古而不泥古。”以前人為師,學習前人優秀的品質,提高自己現有的水平,但又不拘泥于前人的陳規,死板地照搬,而要加以變通,進行活用。這與魯迅先生所說的“拿來主義”也頗有契合。先拿來,然后慢慢消化,經過長期鍛煉會認識到如何才能去粗存精,擇善而從,對于不符合現代審美標準和現代生活場景的,懂得如何揚棄。
項目規劃設計方案經過蘇州市文物局、江蘇省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層層審批,匯聚了蘇州園林局顧問曹林娣、GAD合伙人蔣愈以及著名室內精裝設計師邱德光等行業設計大咖,在園林、景觀和建筑上用創新繼承傳統,用科技復興人文。拙政江南的一磚一瓦都是經過反復打磨的。比如,采取中式風格的蘇州拙政江南需要用到小青瓦,但市場上的小青瓦質量難以控制,且容易褪色,易生苔蘚、雜草。公司研發團隊決定對其進行重新打造,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反復試驗,不斷優化方案,最終以鈦鋅板為材質,在保留傳統小青瓦形式的同時,讓屋面瓦更加簡潔大氣,且具有自我修復能力,即使經歷百年風霜,依舊歷久彌新。
鈦鋅瓦僅是該公司產品創新的一個縮影,拙政江南在屋面戧角、屋面風帽、屋面檐口、屋面瓦、屋脊頭、美人靠、抱鼓石、立柱等多個方面斬獲13項國家專利,該項目還榮獲了美國金塊獎、意大利A'設計大獎賽、繆斯設計獎等四項國際獎項,映襯出企業對文化、對產品、對品質的尊重和追求。
補鈣強骨:以品質筑品牌
物理學中,勢能是一種狀態量,能量來源于物體的位置和高度。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品牌勢能和物理中的勢能形似且神異,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感知到的品牌能量。
任何產品都是有使用價值的,如果把產品的使用價值作為品牌的原始價值,或稱之為品牌的初始價值,那在交易過程中消費者還會對產品形成自己的認知價值,品牌勢能就是消費者認知價值和品牌初始價值之間的正向高度差。
通過在項目中融入對文化和精工的認知,中國鐵建向消費者讓渡價值,這就極大增強了中國鐵建地產品牌在同行、消費者中的品牌勢能。這也正是拙政江南項目可以成為全國院子領域中標桿產品的深層原因。
同時,這也體現出中國鐵建地產的開發實力。畢竟,在高度市場化、競爭激烈的長三角區域市場,企業要立得住、叫得響,還是要憑硬實力說話。
“中國鐵建地產品牌在華東區域的影響力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快速生長的。”包海利表示。除了拙政江南,中國鐵建地產在華東開發的產品也深受市場認可。中國鐵建華東區域公司自2010年進入杭州,持續深耕江浙滬兩省一市,目前已在華東10城落子40余個項目,從剛需、改善,到打造城市封面作品,不同城市客戶用真金白銀的投票是對企業產品和品牌的最有力的認可。
這種成長一方面來源于企業規模與品牌攀升。自2016年以來中國鐵建地產華東區域公司的年度銷售額從100億元躍升至300億元規模,產品實現從剛需剛改向高端深度改善升級,并最終定型為都會雅居、度假別院和江南院子三條穩定產品線,打造成多個城市封面作品。另一方面,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和認可度持續提高。“最開始進入區域市場中,我們是求著別人合作,合作中我們也只能參與工程和成本等后端管理;現在我們則成為同行首選的優質對象,并愿意將策劃定位、規劃設計、銷售管理都交給我們操盤。”在中國鐵建華東區域的合作名單中,不乏萬科、保利、濱江這樣的全國知名房企。此外,香山幫、綠城園林、易居、浙江國大、亞振家居、中奧邦成、邱德光設計等一大批業界大咖或頭部團隊也紛紛加入到中國鐵建地產華東區域的創作陣營,共同為打造更高品質的產品攜手前行。
隨著“房住不炒”深入推進,加之近年來不斷壯大的高收入群體對生活方式更加精致的追求,催生了對住房消費品質升級的迫切需求。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這種需求已從建筑物理空間延伸到社區服務空間。中國鐵建地產認為,這就倒逼行業要持續在產品和服務中增強健康、綠色、智慧和文化等價值創造力。
這背后包含著中國鐵建對于企業發展的思考:優秀企業的品牌度高不是靠打廣告,更多是依靠產品力與服務力。為此,在產品打造中,中國鐵建地產將物理空間升級為搭載一整套智慧化系統和智慧服務資源的智慧空間,為客戶提供優質綜合生活解決方案。其中,中國鐵建華東區域公司持續升級迭代“美好家”生活服務體系,向教育、健康、服務、智慧、社區文化等客戶需求細化延伸,營造高品質居住空間、豐富多元社區文化圈層。
把握大勢:服務城市更新新階段
進入后地產開發階段,快周轉、沖規模已不奏效,存量運營、資產盤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Wind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城市核心區位土地供給持續下降。僅以上海為例,2014年~2019年新增土地供給5年復合增長率為-4.5%。2014年~2020年土地總供給中,非核心區占比97%,中央商務區僅為3%。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要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
由棚戶區改造到老舊小區改造,再到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國家吹響了推動城市更新的號角。緊隨步伐,不少城市跟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7個省市積極跟進、完善城市更新相關政策和法規。土地和區位的稀缺,輔以政策東風勁吹,使得城市更新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基于確定性宏觀趨勢進行長期規劃,這是中國鐵建地產一以貫之的策略。
“十四五”期間,立足城市化新階段、新特點和新需求,中國鐵建地產提出了“一體兩翼、多點支撐”的戰略轉型方向,在做強做優做大傳統住宅開發的主賽道業務之外,公司聚焦布局軌道交通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和產城融合片區綜合開發作為賽道性業務,實現業務多元和運營機理互補,培育新興業務增長點;積極布局康養、持有資產運營、海外等業務為支撐點,賦能支持主賽道業務的同時,作為戰略儲備性業務培育發展。
“在集團公司整體的轉型升級趨勢之下,中國鐵建地產華東區域公司必然一馬當先,爭取跑在前面,作出更大貢獻。”作為華東區域新任掌舵者,包海利也在積極謀劃中國鐵建華東區域公司的發展路徑。
據介紹,未來華東區域公司將積極轉變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充分利用中國鐵建全產業優勢和央企優勢,堅持跨界跨境整合細分行業優質資源,在對區域經濟、交通、產業等深度分析的基礎上,用戰略眼光進行長線和前瞻性投資布局。將投入更多精力在創新經營和創新業務上,積極通過對接資源、借用外腦等方式快速提高創新經營能力,參與到軌道交通TOD、產城融合綜合開發、城市舊改等業務之中,以開放的思維拓展市場,實現企業持續向上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更多美好城市品牌,服務客戶美好生活。